魯甸成立民間聯合協作救災大本營
2014年8月5日,民間聯合協作救災大本營在魯甸成立。會議確立了機構的性質和地位,明確了各成員方在抗爭救災過程中的具體任務和分工。機構服務領導小組由董明珠、劉寶宗、穆光耀、孫麗、邢陌等5人組成,下設后勤保障部、信息通聯部、財務管理部。
民間公益組織魯甸抗震救災協作平臺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
會議全票表決通過聯合倡議書,選舉“云南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益行公益志愿團隊”邢陌任輪值主席,平臺秘書處由“云南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益行公益志愿團隊”牽頭建立,其他發起機構給予協助,輪值期三個月。
“民間公益組織魯甸抗震救災協作平臺”是民間公益組織和志愿者的服務與協調機構。平臺面向在魯甸救災的公益組織和志愿者提供服務,包括對接當地政府、需求與資源信息對接,以及交通、生活保障等基礎服務。
聯合發起機構是“民間公益組織魯甸抗震救災協作平臺”的核心,所有聯合發起機構享有均等的權力和義務。平臺重大事項的決策須經發起人大會討論通過。
附:聯合發起機構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1.河北張家口天行健救援隊
2.華夏救災基金
3.越野e族
4.滴水公益
5.陽光公益
6.成都高新區益眾鄉村社區發展中心
7.廣東省雛鷹助學促進會
8.禾川公益發展中心
9.成都根與芽環境交流中心
10.成都授漁公益發展中心
11.北京平安星減防災教育中心
12.光耀愛心公益
13.壹基金救援聯盟
14.云南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益行公益志愿團隊
15.四川科技扶貧基金會
16.四川瀘州福音醫院
17.綿陽市青年社會組織孵化服務中心
18.綿陽市完美春天志愿者服務中心
19.成都高新區寶佑兒童
20.玉溪市義工聯合會
民間公益組織魯甸抗震救災協作平臺聯合倡議書
為了在緊急救援、緊急安置和恢復重建階段加強協同,有序有效開展抗震救災工作,參與魯甸-巧家抗震救災的首批20家民間公益組織聯合發起“民間公益組織魯甸抗震救災協作平臺”。
8月5日,發起機構代表在魯甸召開首次發起人聯席會議。與會機構發出聯合倡議:我們動員社會資源,在魯甸-巧家地震災區抗震救災。做到遵紀守法、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互助協同,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布署下有序高效投入抗震救災。發起機構承諾不以本平臺的名義籌集資源。
【簡訊】8月5日9:00,華夏救災基金秘書長、監事光耀、綿陽青年服務中心老龍和麗姐助學基金志愿者孫海運與四川省應急救援總隊一起到本次震中龍頭山鎮進行信息收集和災情調查。因道路塌方、大雨及道路堵塞沒有及時按計劃到達震中,在道路擁堵途中對沙壩村、光明村、龍井村進行了初步調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將進行深入核查。目前災區最缺的物資是帳篷(或彩條布),其中已核實光明村1938戶沙壩二小臨時安置戶60戶。
【簡訊】截止2014年8月5日16:00,民間聯合協作救災大本營已報道民間公益組織機構20個,志愿者65人。
【簡訊】截止2014年8月5日16:00,民間聯合協作救災大本營共接收環保酵素、電源等物資2類4種,總價值超過10萬元。